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新闻资讯
最新公告  
政策法规  
党建学习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建学习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具有标志性、历史性意义的重大成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此要深刻认识、科学理解,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坚定性和工作自觉性.

    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来说,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当代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别需要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如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引用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的话所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这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于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强调"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从理论上对权威的客观必要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作出了科学论证.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时,他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权威和发挥革命领袖的重要作用,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学说.他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这都是简单明了的道理."他还特别强调了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和坚持的唯物史观,既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又注重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坚持把领袖、政党、阶级、群众联系在一起,即领袖来自于政党、阶级、群众,又是政党、阶级、群众的杰出代表.在尊重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前提下,科学地阐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从党的历史来看,党的领导核心产生和确立的经验更值得重视.遵义会议之前,党缺乏一个成熟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导致党的事业屡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的危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核心地位,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党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开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高度重视党的领导核心建设.他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这表明建立党的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关系的基本原理,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建设的成功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在这一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新领域、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众望所归,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确立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我们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承担起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政治任务,加强研究阐释宣传工作,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寓政治于学术之中、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学理之中,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解决好为什么人这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解决为谁着书、为谁立说的问题.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民族发展联系在一起.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

    第三,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自觉服从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应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做学术研究的开拓者.返回光明网首页

  • 上一篇:习近平谈法治: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关键少数"
  • 下一篇:习总十三问: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信诚工程招标有限公司

         Tel: 0451-88100152  Fax :0451-88100150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大道245号  企业邮箱:Email:55553978@163.com  客服QQ:9533543